河北省藁城市富硒种植专业合作社,是河北省示范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注册资金500万,现有成员205人,经营土地3000亩。合作社立足于藁城特有天然资源——富硒土壤和丰富的地下富硒水优势,致力于系列富硒农产品的开发、生产、加工、销售。主要产品有富硒小米、富硒小麦、富硒面粉、富硒宫面、富硒鸡蛋等。
合租社产品展示
得天独厚 因地制宜
2011年注册成立藁城市富硒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前身是藁城市科技局农村科技服务中心。发起人大部分都是从科技局里退下来的科技干部,在农业上比较权威。
富硒,是因为省地质局发现藁城有18万亩富硒土壤。藁城富硒产品,最高每公斤含硒900微克。硒元素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具有抗癌、预防心脑血管病等好处。小麦生长期长,所以易于达到富硒的标准。藁城富硒小麦达到了粮食产品100到300微克/公斤,卫生部的标准是140到280微克/公斤。近几年富硒农产品是一个发展期,在市场上正逐步被人们重视。
经过几年的摸索,在生产技术、产品标准、规划管理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模式。目前,合作体制分为两种,一是社员入股分红,土地入股,合作社保底收入,其余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分配;二是托管性质,合作社全程服务,所有开支农户自己负担,销售、技术由合作社负责。
关于销售方式,合作社聂社长说,一是电子商务,由人民同惠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石家庄分公司做线上线下销售;二是网络销售,通过我的未来网销售。其次还有云海科技实业公司,仁虹科技实业公司等代销。
合作社理事长聂志德(左)、合作社副理事长夏保义(右)
重点发展 富硒小米
谷子营养丰富,是五谷之首,效益比较好。藁城是全国北方最大的小米加工基地、集散地。发展中主要注重两点,一是与专家结合,技术创新,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二是坚持标准化原则,保证产品质量。
与专家结合解决发展长远问题。谷子种植09年开始实验,解决实际技术问题,主要四个问题。一是谷子品种鉴定选择。在专家指导下,研发了化学定苗,解决了人工间苗和除草问题。二是使用了专用播种机。三是收割问题,使用了专用收割机,节省了人工。连续实验4年,收静率达到95%——98%。作业速度一天收割50—60亩。四是鸟害问题,冀谷31谷毛细硬长、褐红色,鸟吃的时候容易受伤扎眼睛,所以此品种减轻鸟害。只有解决这4个问题农民才种。
利用五年的时间来解决以上四大问题,聂社长回忆。“从2009年开始,当时只有聂社长自己家头一户冒险种了5亩。家里的妻子说,你看你种谷子,光间苗咱俩就得间到谷子成熟,其他的老百姓对我们也没有信心,当时也不知道产量高低,说能农药定苗大部分人都不信。我说‘你不用着急,到定苗的时候我们一喷药,能活救活,该死就死,我作为合作社社长,我是法人代表,我们既然想推广这个,就得在咱们地里种,无非就是五亩地,能少收多少啊,总得有个先吃螃蟹的,我不试验谁试验,所以就在我的地里试。’当时一试化学定苗这一块效果很好,就找来三里五乡老乡们都去看,就是不用间苗。
2010年就发展上来,在北营机场就发展得有1000亩左右,北营村张庆伟自己种冀谷31就60多亩。结果这一年播种机出现问题,所以又把播种机改良提到日程上来。
2011年又买了2个播种机,用机场700来亩做试验。但收割机又出现问题,这时人们的积极性一下子就下去了。
2012年,合作社考虑是放下还是继续研究?为了发展必须坚持。当时一个企业帮着找了30亩闲地,结果前头种后面就下雨,又没出来。后来又换地方种了20亩,这一年收割机改好,大部分人都认可。
2013年合作社进一步摸索,又发展60亩,其他地方又种了18亩,大约共有100来亩。从播种到收割一试可以,彻底过关,也达到标准。
2014年发展很好。仅种植大户张秋华种冀谷31就种了100多亩,后来又改种冀谷19,种了120亩。这个不用化学定苗,直接用除草剂,亩产产量也很好,而且管理省事,工作量小。
2015年谷子种植已近万亩。计划发展小米深加工,合作社加大投资,在方便食品(开水一冲就可以喝)上创品牌,期望市场有更大的回报。合作社现已进入石家庄农业科技示范园、全国富硒农业产学研联盟,合作社发展获得了很好的平台,先进技术和装备结合到一起,规范运营,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