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泉县卧龙镇菇农农闲忙备料
来源:中国网-中国视窗2015-11-06 09:01浏览次数:

 

       承德讯(吕德君 通讯员李江涛)时近初冬,走进平泉县各乡镇,随处可见满载食用菌生产辅料的各种车辆驶入一个个食用菌生产园区。

经过素有“中国北方食用菌每一镇”之称的卧龙镇庙后村的热河源食用菌园区时,笔者看见,在食用菌园区内,除了几百个排列整齐的现代化菌棚外,堆积如山的煤、锯沫、麦麸、塑料袋所形成的阵势也是十分壮观。在园区的东面,蒸锅已检修完毕,锅炉也擦拭一新,十几个工人正忙着平整地面。

“我们这个几个园区一开工生产,至少得百十号人。所以秋收一结束,我们马上就开始招工。争取备料早,蒸菌早,发菌早,出菇早。”据园区管理者老候介绍,再过一周,这里就要正式生产春季出的香菇。

近年来,平泉县为了富民增收,打响“农业兴县”战略,依据地方优势,大力实施“质量立菌、科技兴菌、龙头强菌、市场活菌、文化促菌”的发展战略,每年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对产业发展重要节点持续发力支持,精心打造食用菌产业,有效促进了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至目前,共建设10亩以上标准化园区1455个,3.5万农户10万名菇农从事食用菌生产,生产规模达到5亿袋,其中生产香菇2.6亿袋,滑子菇8000万袋,双孢菇2500万袋。总产量达50万吨,创产值50亿元,提供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600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6%以上。仅2015年新增各种食用菌5000万袋。

据平泉县食用菌产业服务局副局长李局长介绍说,由于近年来国际市场对食用菌需求的增加,而平泉由于地势、地候等关系的影响,所产食用菌质量较好,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这让各地收购商蜂涌而至,致使该县食用菌价格连年看好。由于价格好,菇农获益高,农民发展食用菌热情高涨,食用菌的种植数量连年增多。仅2015年新增各种食用菌5000万袋。

近几年卧龙镇的食用菌种植数量年年创新高,食用菌产业已成为该镇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朝阳产业,至目前,全镇食用菌总量达到5500万袋,购销点20余处、菌种厂3家、菌袋厂1家。有森源、润隆、瀑河源等食用菌生产加工龙头企业4家,年加工食用菌4.5万吨、生产经营额约6亿元。实现人均增收4000余元,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约4500人。